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7年10月11日,北京故宫博物院院庆92周年之际,“发现·养心殿——主题数字体验展”在故宫之“端”——端门数字馆全新亮相。这是故宫博物院进一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又一次创新呈现。视觉中国供图(资料图片) 21世纪最时髦的技术,改变的不仅是未来,在被称为“最古老的研究”的文物与博物馆界,感受到的变化可能更加显著。 天津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加万团队历时...
提香及其工作室绘制的《戎装的查理五世》,一直沉睡在乌菲齐美术馆的库房里。为了今日的“北京秀”,这幅创作于16世纪的作品专门进行了“大修”。 在首都博物馆开幕的《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文化和生活》展中,102件意大利文物亮相,约8成为首次访京,其中相当一批文物都如《戎装的查理五世》一样刚刚“恢复健康”。中方策展人张继华说:“这有一个很文艺的名字,叫做‘睡美人’项目,是中意文化合作机制倡议项...
具有历史典故的拼布,布制玉米、萝卜……每一件物品都让前来参观的小朋友们惊讶赞叹。3月25日,五十多名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参观了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天康三苏彩棉土布及拼布作品,深入了解了从棉花到成品土布的制作流程,亲身体验展现古人智慧的织布机操作。 弘扬和传承古栾城“三苏祖籍文化”“手工土布技艺”是河北天康三苏土布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初心。通过种植特色彩棉、制作手工土布、开发研学旅...
一位农民40年义务守护北魏石窟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京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吕妙霞。 这位农民是洛阳市伊滨经开区寇店镇水泉村村民师广耀,今年71岁。40年前,村集体圈养牲畜、堆积杂物的山洞里,被发现有400多个造像龛,1000多座造像。前来查看的专家说,这是文物。专家走了,家离石窟百米远的师广耀就与村民们商量,要保护好这些文物。 如今,这个石窟被列为重点文...
明 高36.3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径11.5厘米 素三彩是明代新出现的瓷釉新品种,它以黄、绿、紫三种釉色为主,不用红色,在白瓷胎体上直接加彩或刻绘,然后罩一层“雪白”,再次入炉经低温烧制而成。其中以三色中某一色为地,则被称为某色地三彩,如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紫地三彩。素三彩成器后明净优雅。
战国 齐 货币 由左至右:长18.2厘米,宽2.95厘米;长18.7厘米,宽3厘米;长18.5厘米,宽2.9厘米 由左至右:齐建邦囗缶(宝)化(货) 长18.2厘米,宽2.95厘米。为战国时期齐货币。它是齐刀中面文字数最多者,铸造规矩整齐,形体美观,但数量较少。 齐缶(宝)化(货) 长18.7厘米,宽3厘米。齐国刀币形体较大,币面文字多为铸币地名加“缶(宝)化(货)”二字。齐缶(...
明 高9.4厘米、口径10.3厘米、底径14.3厘米 这件甜白釉瓷罐,直口、短颈、丰肩。肩部堆贴三个海棠花形托饰,每托各附一个圆形系。腹部圆满壮硕,刻有浅浅不易见的缠枝莲纹饰。器型敦实稳重,胎体洁白细腻,白釉莹润光洁。这是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的白瓷产品。“甜白釉”实是“白釉”,在“白釉”的生产过程中把铁的含量减少到最低程度,又在脱胎、半脱胎的洁白胎体上施纯净的透明釉,...
战国 货币 由左至右:高7.2厘米,肩宽3.1厘米,足宽3.8厘米;高8.2厘米,肩宽3.8厘米,足宽4.5厘米;高6厘米,肩宽3.6厘米,足宽3.8厘米 在战国时期,布币主要流行于韩、赵、魏“三晋”地区,这些样式不同的布币统称为“三晋”布币。由左至右:离石圆足布 这枚战国赵的货币为平首,圆肩,圆足,高7.2厘米,肩宽3.1厘米,足宽3.8厘米。“离石”为铸币地名,在今山西省离石...
战国 赵 货币 山西省平朔县出土 长5.4厘米、宽2.8厘米 三孔布为圆足,布首和二足上各铸一圆孔,面上有“宋子”二字,系铸币的地名,背文“十二朱(铢)”,系该币的重量。三孔布出土数量不多,“宋子”布更为仅见,故为钱币专家所宝。 这件布币圆首、圆肩、圆足,布首和二足上各铸有一个圆孔,布与孔皆有郭,面文“宋子”,是铸币地名,在今河北赵县东北。背文“十二朱(铢)”,是此币...
明 高19厘米、口径6.3厘米、底9.5厘米 石榴尊是宣德窑的新品种,它以胎体精细,釉色鲜明而浓艳,造型新颖,装饰生动而影响后代。此瓶的纹饰以灵芝和石榴为主,灵芝代表长寿,石榴代表喜庆,喻意吉祥长寿。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从波斯带回制造青花瓷的上等釉料“苏勃泥青”,从而官窑青花釉料则多以进口料为主。人们发现,使用进口釉料烧制的成品,其色彩更为鲜畅明快,对比性极强。
明 高19.7厘米,口径4.8厘米,足径6.5厘米 这件青花瓷,唇口,直颈,颈的两侧有一对相对称的贯耳。丰肩,鼓腹,腹下渐收,高足,底部书“大明宣德年制”款。 一般认为,明代官窑瓷器最好的要数宣德和成化两朝。明人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评价“本朝以宣(德)成(化)二窑为佳,宣窑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清代梁同书《古窑器考》给明代瓷器评级,也说“首成、次宣、次永(乐)、次嘉(靖),论虽...
战国 燕 建筑材料 传河北省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 长90.2厘米、径36厘米 瓦身镶贴的三角形黼黻纹,交错排列分为两组。这类瓦可能是当时覆在宫殿墙头上保护墙头的“护墙瓦”。燕下都古城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中间有一南北纵贯的河道将其分为东西两城。东城也称内城。内城北部中央武阳台到老台一带,属宫殿建筑区。从该区出土的黼黻纹大型筒瓦看,当时燕下都的宫殿建筑是非常宏伟高大的...
明 高45.8厘米、口径8.1厘米、足径14.8厘米 这件青花瓷器,圆口、长颈,扁圆腹,平底,腹的两侧饰满青花海水,各有一条白龙,扬爪腾身,似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颈部饰有卷草纹和缠枝莲纹。此瓶是由景德镇御窑厂制造的。它圆口、长颈、扁圆腹、平底,腹的两面饰满青花海水,各有一条白龙,扬爪腾身,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颈部用青花饰以卷草纹、缠枝莲纹各一道。这是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
明 纵35.1厘米、横14.3厘米 明代棉纺织业在全国都得到迅速发展,其中以江南最为著名,而松江更为全国棉纺的中心。印染花布在明代一直盛行不衰,各地都有棉布印染行业。其印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灰粉加入矾中,在白坯布上涂作花纹样,随意印染,待出缸后刮去灰粉,则花纹灿然;一种是用木板雕成所需纹样,用套印方法把布蒙在版上上色,这样印出的花布,华彩如绘,鲜艳夺目。图中所示的这块花布是用木板套印...
明 全卷纵45厘米、横1959厘米 绢本设色 黄河是东西横贯中国北方的一条大河,南北大运河则是从浙江杭州,横穿长江、黄河直达北京的人工运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于至元年间开凿山东境内的惠通河及北京的通惠河,但不久就淤积不能通航。明迁都北京后,仍需从南方运输大量粮食到北京,因而动员山东、徐州、应天、镇江等地30万民力疏通惠通河,使南北大运河畅通无阻,每年漕运粮食达三、四百万石。大运河成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